A . 概述:

高幢品,幢就是法幢的意思,高就是无比,最竟最圆满之故。是代表法,代表法王释迦牟尼佛具备了二足,人王与法王的功德与智慧, 智慧圆满究竟,福德圆满究竟称为二种圆满具足。二足尊就是记实佛陀的建设僧团的过程,称为高幢品高幢品分为两段,这是第二段,这一段是描述,是记实佛陀示现神足通、神变通度外道,度迦叶(度大迦叶)高幢品这一卷都是记实佛陀建设僧团,最初度五比丘,又渐次的度三迦叶又度耶舍、度舍利弗、目犍连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。

B. 经文:

**【极妙 极微 极微 极妙 智所觉知】(P225.209.3):**指的就是愚痴人不达,非器者不能受甘露之法,倒器、染器、漏器三种非器不能受如来甘露。

**【使解吾法者是谁】(P225.209.3):**是谁最先能了解我证悟的法。

**【五比丘多所饶益,我初生时,追随吾后】(P225.209.6):**指的拘邻憍陈如,世尊诞生之时他就是一位仙人,就已经追随了一直都在保护着世尊。

**【然佛五比丘 此四谛之法 苦谛法 本未闻法 眼生 智生明生 觉生 光生 慧生】(P228.209.5):**这一段就是说,这是五比丘听了世尊的教法,内心之中就起正念,是法我先未闻,称为本未闻法,从来未曾闻;这是过世间的、超过世间的、越过世间之法,我等是法、未得闻、未曾有、稀有,这是世间不共之法,称为本未闻法,是法我先未闻。眼生,指的就是法眼生,就是对苦的特性如实知之,已经生起如实知之的智慧,对法了解,了解了法性、法的特性、苦的特性、特质是逼迫;假若有人病了、老了、死了、或者是爱别离、求不得,这些性质是逼迫、逼恼、让有情众生不得自在、不得任运自在、生起迷惑这是苦。

**【当舍是 置是 当近是 远是 当念是 去是 当观是 不观是】(P238.209.3):**当舍便舍,当安住便安住;置是,就是安住,舍要舍断烦恼,安住就是要安住在四圣谛法之中,叫置是就是安住; 当近是,或者可以接近;或者是可以远离;或者是念,或者是,这里的念此乃正念;这里的去就是根除恶不善之念;观 这里的观就是内观,往内观察自我身心的实相,当观是;不观是,不能往外观察,不能往外观察而贪着于五蕴叫不观是 。

**【彼云何当修是 不修是者】(P238.209.3):**修就是修学,三无漏学、增上戒学 增上定学、增上慧学,应当修学,不应当修学,应当要去除,应当要根除,不令储存的是贪嗔痴,这是不能修,不能储存,当修七觉意。

**【彼云何当观 当不观者】(P238.209.3):**应当要观察就是观业处,苦与苦止息的观业处,要根除三结烦恼。

**【有常见 无常见 有边见 无边见 彼命彼身 非命非身如来命终 如来不命终 有终有不终 亦不有终亦不无终 莫作是念】(P238.209.3):**有十四个问题如来不回答,这些都是属于大邪见,愚痴之人不信因果、不相信轮回、执邪倒见、颠倒之人。就是指的他认识的知识不是正确的,就是无有智慧,无有正确的知识。

**【如来在世间 应行五事 】(P239.209.1):**就成就了正觉如来佛,有五事(五法)必须做:一者当转法轮,第一就是要当说法说正法教化弟子,这里转法轮就是四圣谛法,没有它法,所有的一切佛法都是四圣谛所摄,四圣谛涵盖了所有的一切法。为何?苦圣谛、集圣谛是世间的因果,是有漏的正见,是有漏的圣知见,道圣谛以及灭圣谛是出世间的因果,出世间就是不迷惑之意,这是无漏的正见,是无漏的圣知见,那苦圣谛、集圣谛是世间法,灭圣谛、道圣谛是出世间法指的就是世间的因果,出世间的因果都在四圣谛,四圣谛所摄一切法。一者当转法轮,转就是流通、辗转相告,把自己所证悟的涅槃令他人获得、令他人逮得这就是转,转就是动、流通之意。二者当与父说法。三者当与母说法。四者当导凡夫立,立他之行。第四种当导,应当引导所有的凡夫,建立利益他人,不能自私,必须要付出这是第四法。第五者,当授弟子,指的就是授证何时成佛,这是五种,第五者是授记弟子。

**【是时 阿难乘大白象 白衣 白盖 见已 世尊告诸位比丘: 汝等见此阿难释乘白象 白衣不乎?诸比丘对曰:唯然,世尊!我等见之。佛告诸比丘:此人当出家学道 第一多闻 堪侍左右 汝等见此阿那律不乎 】(P242.209.10):**这里就描述世尊的弟子了,来出家的弟子初见世尊就授记了。世尊对诸比丘说:此人你们看到吗 ?我等见之。就是说的阿难了。弟子们回答说:是的,世尊。我们都已看到阿难了。佛陀告诸位比丘:一开始世尊是为阿难授记,在多闻之中,阿难是第一叫第一多闻,就是记忆力阿难的记忆力如宝瓶盛水,一滴不漏佛法,就是佛陀的所知法、所正法,就是佛陀的言教 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,阿难是多闻最第一,就是记忆力是最第一,闻思所成慧是最第一,堪侍左右,做世尊的侍者。你们看到阿那律陀吗?弟子们回答说:萨埵。或者是见之。为然,佛告诸位比丘:此人当出家学道是天眼通最第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