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 概述:

好,我们再往下学第十八卷二十六品叫四意断品,这里的四意断它翻译不同,其实它的内容就是四念处,四念处或者四念住跟四意止、四意断它是一样的。

B. 经文:

**【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犹如山河、石壁、百草、五谷,皆依于地而得长大】(P275.225.1):**这里这一句就是指的大地能够长养一切,就是譬喻这个地,大地的功德。大地的养育,养育万物。包括山河、石壁、百草、五谷都是依于地而得生长而得长大。

**【然复此地最尊、最上。此亦如是,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】(P275.225.3):**所有的善,所有诸善都从三十七道品之法而出生。三十七道品是七主题:第一主题四念处;第二主题四正勤;第三主题五根;第四主题五力;第五主题四如意足;第六主题七菩提;第七主题八圣道。七主题含有三十七道品之法。

**【住不放逸之地】(P275.225.3):**他犹如大地一样,三十七道品能够长养一切差法,长养一切功德,出生一切圣果位。就犹如大地能够养育、出生,它有如此的功德,使诸法善法而得长大。

**【无放逸比丘修四意断,多修四意断】(P275.225.4):**一开始修四意断之前要修四意止,不修学四意止不得四意断。四意止就是身、受、心、法,念身、念受、念心、念法才满足于四意断。四意断、四正勤,多修四意断。

**【云何为四?于是,比丘未生弊恶法,求方便令不生, 心不远离、 恒欲令灭; 已生弊恶法, 求方便令不生, 心不远离、 恒欲令灭;未生善法, 求方便令生; 已生善法,求方便令增多, 而不忘失, 具足修行】(P275.225.4):**指的就是未生恶令不生,已生恶令断,已生善令增长,未生善令增。何为善?何为恶?用一句话就能表达四意断,就是止恶扬善, 开始善增长,断恶扬善。什么是恶?什么是恶的根本?恶的根本,就是贪嗔痴就是恶的根本,称为恶根。什么是善根?善根就是善的根本,就是戒定慧。明白了戒定慧再来明白贪嗔痴,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。如此那么一句就带动了一法,一法修法法皆修,一法动法法皆动,一法通法法皆通。戒定慧就代表了三十七道品沙门法四圣谛的道圣谛,贪嗔痴就代表了集谛法,代表了十二因缘轮回之法。法,此乃通达有圆融之故。善已生令增长,指的就是善已生,比如说道德,此乃戒学;专注,此乃定学;智慧不迷惑,此乃慧学。增上三无漏学称为善已生令增长。善未生令生,应当要学习,应当要修学,应当要增上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。恶已生令断,什么是恶呢?恶,三种恶不善之念称为贪、嗔、痴。在圣典之中就是欲念、恚念、害念。要断恶应当断,恶不生令不生,要防护、要随时而止,随时修智。

C. 总结:

就是此经称为四意断,可是应当要修学四念处才能满足四意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