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概述:

这一经主要的核心,还是记实舍利弗跟目犍连,记实涅槃的经过,可是记此两位涅槃的因缘,就把四法记录,四辩才,就是四种辩才无碍。

B.经文:

**【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】(P285.233.2):**一时 ,有一时间段,世尊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而小住。

**【尔时,世尊欲诣罗阅城夏坐】(P285.233.3):**尔时,在安居的期间,安居又称为禁足日又称为夏坐,这里说的是夏坐,就是夏安居,我们现在的夏安居,今天是六月的最后一天。我们再过半个月,七月十五,安居就结束,那为何要安居呢,这个夏安居,世尊来世间有一大事因缘,就是为度众生,把有缘的众生都引导,都成为四双八辈阿罗汉,在安居的期间是非常的严格,是不能外出的,即使是外出一天要作法,最多就七天,在很多佛陀的年代是不允许七天,是后来在我国方便了,也允许方便,方便法太多很难成就 七天作七日法,现在还可以作两个七日法,是太不如法,那还如何成就,浪费时间太多了,最多就是一天,因为外出有要事 ,操劳大众,其实在人世间最重要的事,最难办的事,最重要的事,就是父母亲死亡 ,其实真正的修行应当要超越,都还不过如此。应当不能耽误,现在是太随意了,出去了一七、二七 ,乃至于是三七,其实就是不成立了,再如何作法 ,其实已经是破, 破界了,破坏规矩了。这个界,是界限的界,界限,我们画的这个界限,是不能往外出的,在外过夜一次都为破界,破界都要作法,作法(后)还回僧团,不为破界,其实在佛陀的当时是不破,尽量地不破坏,坐夏安居的,为何要夏安居,是要精进,要收摄,要都摄六根,令六根尽量的少事、少因、少缘、少接触、安住在世尊传授的止禅、观禅,在正法之中,就在短短的一坐下证果很多,所以在七月十五日,佛欢喜, 佛非常地欢喜这一天。为什么?弟子们见面以后都证果了,弟子们证果了,离苦了就称为佛欢喜日,现在到了七月十五日 ,好像对他也没关系,因为愚痴,对这种轮回的怖畏,还没有恐怖,还没有出离心,就是安居,这一经就讲的安居,在我们国家还是冬安居,冬安居就是冬天精进的,又规定了,精进、打七,就是这个意思,也称为安居,其实夏安居,最如法的,夏安居就是农历的四月十五,到农历的七月十五,三月安居,是谓精进,超凡脱俗。

**【舍利弗亦欲诣罗阅城夏坐】(P285.233.3):**世尊他的因缘观了因缘是希望,是在王舍城,摩羯陀国的王舍城也就是罗阅城安居,夏安居,舍利子亦欲诣王舍城夏安居,像舍利子,像目犍连,是他们的本生处,他本身是王舍城出生的 ,他就又再观因缘,可能也就是最后一次安居了,为何 ?佛也是最后一次,他们也是最后一次,因缘所事皆办了要涅槃了。

**【千二百五十弟子皆欲诣罗阅城夏坐。然,舍利弗、目揵连夏坐竟,当取般涅槃。】(P285.233.3):**就是要离开人世了。

**【尔时,世尊将诸比丘、舍利弗、目揵连等,游罗阅城迦兰陀竹园,受夏坐已。尔时,世尊告舍利弗:“今千二百五十弟子,为汝等在此夏坐;然,舍利弗、目揵连比丘当取灭度。云何,舍利弗!堪任与诸比丘说妙法乎?我今脊痛,欲小止息】(P285.233.4):**尔时世尊将诸比丘,将这些常随众的比丘大弟子, 舍利子目犍连等,游王舍城迦兰陀竹园,就是竹林精舍,是在罗阅城中,受夏坐已,这次的安居,地点是定在,等于是说不约而同了,千二百五十人,乃至于五百大弟子,这些都是心,都是念于竹林精舍夏安住,尔时世尊告舍利子,今千二百五十弟子,为汝等在此夏坐。为汝等,因为听说了,世尊已经对千二百五十人 ,最先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团组建,就对他们说,舍利子跟目犍连安完居以后就取般涅槃。现般涅槃 ,世尊就对舍利子说 ,都是来为你们来安居,然舍利子、目揵连比丘当取灭度 云何舍利弗,舍利弗就是舍利子,堪任与诸比丘说妙法乎?我今脊痛,欲小止息,这是世尊,与舍利子的对话,你承担这次的说法吧 。就是世尊的背部有点痛 ,欲小止息。

**【尔时,世尊躬襞僧迦利,右胁着地,脚脚相累,系意在明】(P286.233.2):**这里就记实了,世尊的威仪,尔时世尊躬襞僧迦利,僧迦利就是僧伽梨,其实就是僧伽梨,要翻成僧伽梨,读成僧迦利就没人听得懂了 ,其实就是袈裟里边的主衣 ,这里的翻译应当还是有误的, 叫僧伽梨,根本就不读僧迦利,右胁着地,脚脚相累,系意在明,指的就是吉祥狮子卧,把主衣,就是袈裟、大衣,把它折成四叠作枕,右胁而卧,两脚并拢弯曲,系意在明就是正念正智而卧禅,这是说的世尊不是睡觉,有很多的外道,他就看到了世尊,有时有似狮子卧,他说佛陀,你还会睡觉吗? 世尊说冬天不用狮子卧,如来是经常行禅、站禅,乃至于是坐禅,可是夏天还是有狮子卧的,可是不是睡觉,世尊他阐述了是狮子卧。

【**尔时,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:“我初受戒时,以经半月,得四辩才而作证,义理具足。我今当说之,分别其义,使汝等知,布现分别之。谛听!善思念之 】(P286.233.3):**尔时尊者舍利子,告诸比丘,我初受戒时 已经半月得四辩才而作证,义理具足,我今当说之,分别其义,使汝等知,布现分别,谛听,善思念之。舍利子就直说了,我初受戒时,最初得比丘戒的时候,从成比丘以来的半个月,才半个月就得到了四辩才了,义理具足 ,指的是教义、理事、有义有闻 ,就是圆满,清净圆满、通达无碍了,我今当说之,说了以后,诸位应当要思惟、要记住,谛听。

**【舍利弗告曰:“何等是四辩才?我得证者所谓义辩;我由此得证所谓法辩;我由此得证所谓应辩;我由此得证所谓自辩。我今当广分别其义;若当四部之众有狐疑者,我今现在,可问其义。若复,诸贤!于四禅有狐疑者;若复,诸贤!于四等心有狐疑者,可问我义,今当说之;设复,诸贤!于四意断有狐疑者,可问我义,我今当说;四神足、四意止、四谛,有狐疑者,便来问我义,我今当说之,今不问者,后悔无益!我今唯有世尊,无所著等正觉所有深法,所行众事,亦问我义,我当说之,今不问者,后勿有悔】(P286.233.5):**到底是何等四辩才,舍利子说我得证者,所谓义辩,所谓法辩、所谓应辩、所谓自辩、称为四辩才、义辩就是义无碍解, 指的就是说内观教法的意义,就是一种量,所量得事物的一种推理,因果,通达四圣谛法叫义辩, 义无碍解,像法辩就是法无碍解,就是指的对这种世间法 ,出世间法,有漏法,无漏法 对这种因果的关联,彻知,无所不知,通达无碍称为法辩,这里的应辩,应辩就是指的运用,善巧智慧的运用,无碍,就是达到了无碍,就是语无碍,辞无碍,这种表达就是,指的语言学,就是指的语言文字,还包括了就连动物的对话,与飞鸟的对话,都能无障碍,才是这里的义辩,自辩就是自我无障碍, 说障碍法无障碍,就犹如纯金一般,无论放在何处都不会变质自辩,本身自己就不会退失,就通达无碍,因为他能够令对方模仿,他能时时处于自通,能够令别人通达,自己解脱也能够令别人解脱,说解结,说障碍法,不受影响,身处任何处都不会受影响称为自辩,即使是去堕畜生,畜生去度不受影响,去地狱之中去度地狱中的苦众生不受影响,即使是去度天界的、极乐的、住五欲的众生,也不受影响,这是属于自解脱,能令他人解脱,自己辩才无碍也能够令他人和自己一样,辩才无碍, 自辩很重要,就是自通自达,自解脱,能令他人明白而彻底解脱这是舍利子舍利弗,做比丘,只经了半月,在半月之中,就得了四无碍解,四辩才,我今当广分别其义,若当四部之众有狐疑者,我今现在可问其义 ,狐疑,能破除一切的疑惑,疑罔对出家与居士 ,若复诸贤,于四禅有狐疑者,四禅,乃至初禅到四禅,还未到,还不明白,令清楚了知 ,还有四等心, 四等心就是四无量心,慈悲喜舍,又称为四梵住,又称为四无量心,若复诸贤于四意断有狐疑者,四意断就是善已生令增长 ,善未生令生,恶已生令断,恶不生令不生,称为四意断,四意止就是属于四念处,四意断又称为四正勤,四正断,这里说的四神足,四神足就是观神足,欲勤心观称为四神足,欲就是目标,希望要获得 ,无障碍,神足神变无障碍叫欲,就是希望勤要精进心,观察心中还有障碍,治,此乃对治心中障碍称为欲勤心观,称为四神足,又称为四如意足,四意止,四念处,四念住,四谛法,苦集灭道,有狐疑者便来问我义,我今当说之,今不问者,后悔无益,我今唯有世尊,无所著,等正觉所有深法,这句话就说得很清楚了,这是舍利子亲口所说,除了佛陀以外,我是世间智者是最第一,如来在我之上,如来是我大师,我今代表如来,说狮子吼,说解脱法,所行众事,亦问我义,我当说之,今不问者,后勿有悔,这是最后一次说法了目犍揵连与舍利子。

**【是时,尊者大目揵连到时,着衣持钵,欲入罗阅城乞食。是时,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,各各相诣谓曰:“此是沙门瞿昙弟子,中无有出此人上;我等尽共围已,而取打杀 】(P286.233.6):**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到时,着衣持钵,欲入罗阅城乞食,是时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,执杖,这一婆罗门,很多的婆罗门手里边,都拿了一根棍,这是他们修行的庇依,这是随身之物,这是他们的法器、法物,不离身,这些执杖婆罗门远远就看到目犍连来了,他们就互相商议,各各相诣谓曰,此是沙门瞿昙弟子,中无有出此人上,我等尽共围已, 而取打杀就是这次的法会,法会结束以后,尊者大目犍连去托钵乞食了,就入了王舍城乞食,就是这一次,就被这些婆罗门,执杖的这些婆罗门,就互相围攻了,而且打杀。

**【是时,彼梵志便共围捉,各以瓦石打杀而便舍去;身体无处不遍,骨肉烂尽,酷痛苦恼,不可称计】(P286.233.7):**是时彼梵志,便共围捉,各以瓦石打杀而便舍去,身体无处不遍,骨肉烂尽,酷痛苦恼,不可称计,酷痛就是痛苦,指的就是骨肉分离,无有一处是健康者,都被打杀,都被杀害。

**【是时,大目揵连而作是念:此诸梵志围我取打,骨肉烂尽,舍我而去,我今身体无处不痛,极患疼痛,又无气力可还至园,我今可以神足还至精舍。是时,目连即以神足还至精舍,到舍利弗所,在一面坐】(P287.233.1):**是时,大目犍连而作是念,此诸梵志围我取打,骨肉烂尽,舍我而去,我今身体无处不痛,极患疼痛,又无气力可还至园,就是没有力气了可以回到了竹林精舍了,可是怎么办呢?我今可以神足还至精舍,是时,目连即以神足,神变通还至竹林精舍,到舍利弗所在一面坐。

**【时舍利弗言:“世尊弟子之中,神足第一,有大威力,何故不以神足而避乎】(P287.233.3):**可是舍利子就对话了,世尊弟子之中,神足第一 有大威力,何故不以神足而避乎,指的就是说目犍揵连,你是世尊授证神变通最第一 ,你为何不显神通。

**【目连报言:“我本所造行极为深重,要索受报,终不可避,非是空中而受此报。然,我今日身极患疼痛,故来辞汝,取般涅槃】(P287.233.4):**目连报言,我本所造行,极为深重,要索受报,终不可避,非是空中而受此报,然我今日,身极患疼痛,故来辞汝,取般涅槃,目犍连的回答,此乃本行所作,此乃受报,终不可免,这就代表什么,就犹如大海之中的波浪 虽然风停止了,为何波浪还不止,之前储存之风还未用尽,就是虽然成了阿罗汉,过去世所造之因,现在的收获,现在的果报,还未消尽,这一段,故来辞汝,就是来给你辞行的,要离开人世,要涅槃了。

**【舍利弗言:“诸有比丘、比丘尼修四神足,多广演其义,若彼人意中欲住劫、过劫,乃可不灭度,何以不住而灭度乎】(P287.233.5):**这也就是说世尊与世尊的弟子,包括比丘比丘尼,都修得四如意足,四神足,多广演其义,应当要为众生广演佛法,广说法义,在人中,应当要住劫,要住在人中说法,哪怕就是一劫 ,过了一劫,过了多劫再灭度,为何不住呢?而取灭度呢?这是舍利弗与目犍揵连的对话。

**【目连报言:“如是,舍利弗!如来言:‘若比丘、比丘尼修四神足,欲住寿经劫者,亦可得耳!’但如来住劫住者,我亦住耳;但,今日世尊不久当取般涅槃,众生之类寿命极短,又,我不忍见世尊取般涅槃;然我身体极为疼痛,欲取般涅槃】(P287.233.6):**目犍揵连报曰,报就是回答,如是舍利子,如来言,像比丘、比丘尼,修得四神足,欲住寿经劫者,亦可得耳,佛陀的弟子、佛陀的阿罗汉、阿罗汉尼,修得了四如意足,四神足,希望就是要住劫很久,此不为难,但如来住劫住者,我亦住耳。这是目连说,如来假若住,我就, 如来不住,我亦不住,但今日世尊不久当取般涅槃,可是世尊不久了,也是要取般涅槃的 ,众生之类寿命极短,又我不忍见世尊取般涅槃,然我身体极为疼痛,欲取般涅槃,这是他们两位尊者的对话,世尊他观察,当时人寿八十岁,要遵从 遵循自然法则,也只八十岁。

**【尔时,舍利弗语目连言:“汝今小停,我当先取灭度。”是时,目连默然不对】(P287.233.7):**尔时,世尊的弟子舍利弗与目连说,汝今小停,我当先取灭度,是时,目连黙然不对,这是舍利子与目连说,你再等等,目连你再等等,我先涅槃,目连就黙然不对,就是圣黙然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