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概述:

世尊是要令我们判断,要判断谁是善知识,有很多的善知识他是不受益的,在法中只是鹦鹉学舌而已。

B.经文:

**【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今有四大广演之义。云何为四?所谓契经、律、阿毗昙、戒,是谓为四】(P324.249.3):**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,今有四大广演之教,是哪四种,所谓契经就是经藏,律就是戒律,阿毗昙就是论藏,戒,这里合起来,就是经藏,律藏和论藏与戒,是谓为四。

**【比丘当知,若有比丘从东方来,诵经、持法,奉行禁戒,彼便作是语:我能诵经、持法,奉行禁戒,博学多闻。正使彼比丘有所说者,不应承受,不足笃信;当取彼比丘而共论议,案法共论】(P324.249.3):**这是世尊对弟子的交代,假如说有一人,他从东方来,他就说,他是持诵经藏的,是践行,受持律藏的,他又能够对论藏,对戒律,对这四种法是受持的,可是不要轻易地相信,不能够随意的,可敬可贵的礼敬,应当要听闻,听闻之后,自己还要用法来判断,案法共论,还要用法去判断他是否正确。

**【云何案法共论?所谓案法论者,此四大广演之论,是谓契经、律、阿毗昙、戒,当向彼比丘说契经、布现律、分别法。正使说契经时,布现律、分别法时,若彼布现,所谓与契经相应,律、法相应者,便受持之;设不与契经、律、阿毗昙相应者,当报彼人作是语:卿当知之:此非如来所说,然卿所说者,非正经之本。所以然者,我今说契经、律、阿毗昙都不与相应。以不相应,当问戒行,设不与戒行相应者,当语彼人:此非如来之藏也。即当发遣使去,此名初演大义之本】(P324.249.4):**云何,到底是如何的案法共论,所谓案法论者,此四大广演之论,所谓契经,律,阿毗昙,戒,当向彼比丘问契经,布现律,分别法,正使说契经时布现律,那这一经。有一人,他从东方来,从东方来以后,他就在大众之中学狮子吼,就是说解脱法,可是这些听众,这些接受者,这些听众,有一种感受,此人他说的法不合乎戒定慧,不合乎三藏,不合乎一位受益者,实践的检验,他是随意所欲地宣说,那此人不值得信仰,不值得我们足以生信,应当不是善知识,这是第一个人从东方来。

**【复次,比丘!若有比丘从南方来,而作是语:我能诵经、持法,奉行禁戒,博学多闻。正使比丘有所说,不应承受,不足笃信,当取彼比丘而共论议。正使比丘有所说不与义相应者,当发遣之;设与义相应者,当报彼人曰:此是义说,非正经本。尔时,当取彼义,勿受经本。所以然者,义者解经之源,是谓第二演大义之本】(P324.249.5):**那又从南方来了一位,他说法是按照戒定慧,也按照经律论三藏而宣说,可是呢,他没有去实践,他只会背诵,他只会依文解义地宣说,此人也不是真善知识,他只是会理论而已,这是南方来的这一位比丘。

**【复次,比丘!若有比丘从西方来,诵经、持法,奉行禁戒,博学多闻。当向彼比丘说契经、律、阿毗昙。然彼比丘正解味,不解义,当语彼比丘作是语:我等不明此语,为是如来所说耶?为非也?正使说契经、律、阿毗昙时,解味不解义,虽闻彼比丘所说,亦不足誉善,亦不足言恶。复以戒行而问之,设与相应者念承受之。所以然者,戒行与味相应,义不可明故,是谓第三演义也】(P324.249.6):**那从西方来的这位比丘,他也按照经律论,也依教依法而宣说,可是他正在实践的过程之中,他还未证未得过人之法,还没有越还,没有超越三界,此人也不是善知识。

【复次,比丘!若有比丘从北方来,诵经、持法,奉行禁戒:诸贤!有疑难者,便来问义,我当与汝说之。设彼比丘有所说者,不足承受,不足讽诵,然当向彼比丘问契经、律、阿毗昙、戒,共相应者,便当问义,若复与义相应,便当叹誉彼比丘:善哉!善哉!贤士!此真是如来所说,义不错乱,尽与契经、律、阿毗昙、戒共相应。当以法供养待彼比丘。所以然者,如来恭敬法故,其有供养法者,则恭敬我已;其观法者,则观我已。有法则有我已,有法则有比丘僧,有法则有四部之众,有法则有四姓在世。所以然者,由法在世,则贤劫中有大威王出世;从是已来便有四姓在世】

**(P325.249.2):**从北方来的这位比丘,他就做到了无事,无事是语默,无事是圣默然,无事之时,是正念正智而住,圣默然,有事,他就探讨法义,宣说法义,北方来的这位比丘,他所阐述之法都是合乎三藏,都合乎传承,都是适宜的,都是合乎佛陀量,所量得的智慧的,这是从北方来的这位比丘,他是理论跟实践知行合一的,他是入法,得法,见法而证法之人,他是得沙门果,这样的善知识是值得信任,值得信仰,这一经是引导我们如何判断善知识,假如我们看到了,听到了一位,他说,他所证了,所修了,可是他不合乎经藏,不合乎戒律的检验,很多人他也合乎,戒律的检验,我们勘验,可是他没有禅定,还有很多人智慧,他还没有开发,还没有得,还没有证,都不是善知识,真正的善知识,是有义有闻,具足清净圆满,就是这一经。

**【若法在世者,便有四姓在世:刹利、婆罗门、工师、居士种。若法在世者,便有转轮圣王位不绝。若法在世者,便有四天王种、兜术天、艳天、化自在天、他化自在天便在于世。若法在世者,便有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在于世间。若法在世者,便有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果、辟支佛果,佛乘便现于世】(P325.249.3):**所以世尊说,若法在世时,便有四姓在世,有正法 还能够住世,流通,流布者便有,这些婆罗门,刹帝利,吠舍,首陀罗,也会有转轮圣王,不绝转轮圣王,相续的人王,统领疆土之人王,也是依法而修,乃至于六欲天,乃至于须陀洹,斯陀含,阿那含,阿罗汉这些果位,沙门果,都会在世间显现的。

**【是故,比丘!当善恭敬于法。彼比丘随时供养,给其所须,当语彼比丘作是语:善哉!善哉!如汝所言,今日所说者,真是如来所说】(P325.249.3):**是故,比丘,当善恭敬于法,指的就是三藏十二个部分,应当要随时亲近,听闻,思维,修学供养法,有持有三藏者,这三藏者就是三藏都是持有,都是流通者,我们应当要供给衣被,饮食,床卧具,病瘦医药,一切所需,当语彼比丘作是语,善哉,善哉,这是给人间,很殊胜,如汝所言今日所说者,正是如来所,说,指的就是说证果,证得沙门果,又能够如法,说说,说一切,说一切法,就跟如来在世一般,这是人间的模仿,阿阇黎,这是值得我们模仿,善学,这有如来的形象,有如来的语言,有如来的思想,这是人世间很难相遇,可敬可贵的善知识,这是真如来所说。

**【是谓,比丘!有此四大广演之义。是故,诸比丘!当持心执意行此四事,勿有漏脱。如是,诸比丘!当作是学】(P325.249.3):**是谓,比丘,有此四大广演之义,就是说要有三藏的流通,有戒律,有头陀,头陀有实践者的流布。这就是说三藏及戒勿有漏脱,应当要不要间断,不要间歇,要传承复制,要流通,要辗转流通。

**【尔时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】(P325.249.4):**就是依教奉行,这些佛陀的弟子听了,佛陀所说之后都依教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