滇悟禅师开示
佛教与政治的关系——滇悟禅师开示209.8.05 00_02_32-00_48_42.mp3
<aside> ❓ 我们来谈谈佛教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到底有什么密切的关系?
</aside>
人类最发达、最具有智慧的一种种族,在我们地球人类是印度,是侵略印度的雅利安人。雅利安人他们是从欧美而侵略的印度。 当时的印度称为韦德人。这种韦德人长相比较矮小、比较瘦弱,皮肤肌肤比较发黑、智力比较薄弱、思惟不敏捷。 雅利安人长相高大,智慧高远。雅利安人侵略了印度以后渐渐地就有阶级的分化,这是在公元前的1600多年。
<aside> 📌 我们在《阿含经》中都看到了一个名词(在佛教的术语当中叫名相,不叫词汇),在《阿含经》名相之中都提到梵志,梵志跟婆罗门有点不同。 在梵语我国基本是梵语翻译的经典比较多,玄奘大师翻译的是梵语的梵本翻成我们中文的,鸠摩罗什也是使用的也梵文翻成我们中文,义净大师,不空、真谛都是我们中国的大翻译师都是使用的梵本。 唯有《阿含经》是巴利语。《阿含经》当时从罽宾国流入我国的,罽宾国他接受《阿含经》比较早,在佛陀涅槃一百多年就传入罽宾国,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统治,当时是一个小国,这个小国家比较安详,环境比较优美,后来被巴基斯坦占领了,罽宾国原来是全民化的接受的,家家户户都懂得内观,都跟佛陀当年未变未改就是一样的和谐安详,指的内观给整个国家带来的福利。我们的四阿含就是从罽宾国而流入我国的,这是非常原始的第一次结集的未变未改的经典。像现在的锡兰、越南、老挝、巴基斯坦、克什米尔这一带还有缅甸、泰国都是经过在印度的第二次,印度的第三次,印度的第六次结集的《阿含经》,是经过了六次了又加上小部阿含叫短阿含,四阿含是最原始的,他们经过了有很多东南亚在一起尊者们的结集。我们的阿含就是最原始,未变未改。
</aside>
指的在人类里边婆罗门这样的种姓这是修学就有人证得四禅八定,因为他们都是观呼吸,有观呼吸,还有练在动态之中观感受,感受里边令心冥想而静下来,令心静、内静都是冥想,其实他们就是禅定。
这是四个阶级就分化的比较清楚,一直传到现在都还不能同化,都还很清楚阶级很清楚,这就是印度。
这六派是怎么产生的呢?
在雅利安人进入了印度的当时,就是公元前的1600多年就有吠陀。
<aside> 📌 吠陀 翻成我们此方的语言就是知识。用语言文字记载或者是说天文地理,或者修行方面的事、战争方面、或者是历史方面、记事方面或者是说记载人文、修行方面、记载大自然有四种吠陀。 四种知识就流传到了公元前的600多年。到了公元前的600多年,就把它写成奥义书。奥义书就是诠释、解释四种吠陀。
</aside>
后来慢慢的有争议就分成六派,分成六个派。
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的时候了。佛陀来到了人间他是依一大世因缘来弘扬佛法。由于佛陀的智慧跟福德圆满究竟,所有印度的国王,所有全印度的贵族乃至全民都是皈依佛。因为佛陀他没有创、没有创建派系,他只讲解脱,我们在《阿含经》中就得出了一句话:“不自贵不贱他”。就只宣说如实之法,从来就没有宗派的建立,佛陀他说:“假如说,都劝,都努力的劝化都来皈依佛,可是他不受益,不受益那有什么用?”不作崇拜的个人主义,就只是令对方在正法之中受益、和谐安详,获得真正的和谐安详、快乐,这才是佛陀来到人间来的一大世因缘。
后来佛教渐渐地过了一百多年就有文字的记载,当有文字的记载就流在罽宾国。罽宾国就流到我们国家流通,这就是我们现在读的《阿含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