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概述:

我们学习《增支部》阿含经。我们翻开 231 页。高幢品,幢就是法幢的意思,高就是无比,最究竟、最圆满之故,就代表法,这是代表法王释迦牟尼佛他具备了二种,人王与法王的功德与智慧。智慧圆满究竟、福德圆满究竟,称为二种圆满具足。二足尊。这是记实佛陀的建设僧团的过程,称为高幢品。高幢品分两段,这是第二段。这一段是描述是记实佛陀示现神足通、神变通度外道。度迦叶,度大迦叶。

B.经文:

**【尔时,彼恶龙吐舌,舐如来手,熟视如来面。......是时,世尊在彼河侧住,尼拘类树下;成佛未久,将千弟子,是皆耆旧宿长】(P231.209.1):**尔时,彼恶龙吐舌,舐如来手,降伏龙,这一句话就是舐犊情深的舐,就是舔的意思。这是降伏龙的一段过程。我们翻过来,这一段都是记实世尊去其他的部洲,四大部洲,北俱芦洲去托钵。我们再往后翻。238 页,高幢品这一卷都是记实佛陀建设僧团,最初度五比丘,又渐次度三迦叶,又度耶舍,度舍利弗、目犍连,共 1255 人。

**【是时,世尊以三事教化。云何为三?所谓神足教化,言教教化,训诲教化】(P238.209.2):**世尊一大事因缘示现阎浮提成佛,三种教化,三种示现。第一是神足示现,第二是言教示现,第三是训诲,就是戒律学方面。

**【彼云何名为神足教化?尔时,世尊或作若干形,还合为一;或不现,或现;石壁皆过,无所挂碍;或出地,或入地,犹如流水,无所触碍;或结跏趺坐,满虚空中,如鸟飞空,无有挂碍;亦如大火山,烟出无量;此日月有大神力,不可限量,以手往捉;身乃至梵天。如是,世尊现神足】(P238.209.3):**第一神足就是用神变通,指的就是神变通、神足通、神通。第二言教,就是如理说法。第三就是戒律。神足通就是神变通,能够变化很多身,很多身又合为一身,或者是隐匿,或者是显现,或者是石壁皆过,就是无有障碍;或者是十八神变,在身中上吐火下吐水,或者是上吐水下吐火,或者是在空中示现,或坐、或站、或卧,行住坐卧在空中示现,这是过人之法。还有大神通是不可限量的。以手往捉日月,就是太阳跟月亮都可以用手捉,乃至于都可以把色身带到梵天,过六欲天。如是,世尊现神足。这样称为神足通,神足通的修习方法是十遍处,遍它本身就遍,只是之前自己有障碍而已,不能令超越。十遍处指的地、水、火、风的四种,(加)空、识(共)六种,(加)颜色的四种青、黄、赤、蓝,(共)十种,十遍处是获神足通。神足通佛陀与佛陀的弟子有六神通,外道只有五通,四禅八定具足者也只有五通,天眼通、天耳通、宿命通、他心通,环境又叫神境通。漏尽通,漏就是烦恼之意,只有烦恼根除、断除、灭除才能称为漏尽通,合起来叫三明六通。这一段是描述神通。

**【彼云何名为言教教化?尔时,世尊教诸比丘:“当舍是、置是,当近是、远是,当念是、去是,当观是、不观是。彼云何当修是、不修是者?当修七觉意,灭三结。彼云何当观、当不观者?当观三结、沙门善:所谓出要乐、无恚乐、无怒乐。彼云何不观?所谓三沙门苦。云何为三?所谓欲观、恚观、怒观。彼云何念?云何不念?尔时,当念苦谛,当念集谛,当念尽谛,当念道谛;莫念邪谛:有常见、无常见,有边见、无边见,彼命彼身、非命非身,如来命终、如来不命终、有终有不终、亦不有终亦不无终。莫作是念】(P238.209.4):**言教教化。世尊的声闻乘阿罗汉是从听闻之中而行沙门法,证沙门果。这称为言教教化。

世尊说:当舍便舍,当安住就安住,置是就是安住。舍就是舍断烦恼,安住就是要安住在四圣谛法之中,叫置是就是安住。当近是,可以接近,或者是可以远离,或者是念,这里的念此乃正念,这里的去就是根除恶不善之念。这里的观,就是内观、往内观察自我身心的实相。当观是、不观是。指的不能往外观察,而贪著于五欲,叫不观是。彼云何当修是、修就是修学三无漏学,增上戒学、增上定学、增上慧学,应当修学;不应当修学,应当要去除、应当要根除,不令储存的是贪、嗔、痴,这是不能修,不能储存。当修七觉意,就是七觉支,觉支有七法,念觉支、择法觉支、精进觉支、轻安觉支、喜觉支、定觉支、舍觉支,这是七法,称为七觉意。灭三结。就是要根除、要息灭三结,三结此乃身见结、戒禁取见结、疑结,灭三结证须陀洹果。彼云何当观、当不观者?应当要观察就是观业处,苦与苦止息的观业处要根除三结烦恼,此乃沙门法,此乃沙门善:所谓出要乐、出要乐就是出离,无恚乐、就是无有嗔心,无怒乐这都是属于这三种乐,指的出要乐就是涅槃乐,无恚乐就是善逝乐,无怒乐就是沙门乐。这三种乐,此乃修行者获得解脱、内心安稳显现的究竟乐。彼云何不观?所谓三沙门法。云何为三?所谓贪、嗔、痴。不能观,就是不能储存、不能染著,三种不观。彼云何是念或者是不念呢?当念四圣谛法,念苦、集、灭、道,就是念法。念苦与苦止息之法,称为念法。何为不念?指的不能有邪念,不能有邪知邪见,或者是常见、断见,有常见、无常见,无常见就是断见,有边见、无边见,或者是此,或者是彼,或者是有,或者是无,前两句有常见、无常见,就是常见、断见;后面两句有就是无,不住有、不住无;或者是彼命彼身、非命非身,这就是说不能把身体当成我,身体不是我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不是我,我也 不 在 色 、 受 、 想 、 行 、 识 当 中 , 并 且 离 开 此 没 有 另 外 的“我”,这是指的内观自我身心才能解脱,或者是有很多的邪知邪见,整个世界是有边或者是无边,整个轮回是有开头或者是有终点?佛陀说无始无终。后面从有常见、无常见,至莫作是念这一段,如来不回答。有十四个问题如来不回答,这都是属于大邪见。愚痴之人不信因果,不相信轮回,执邪倒见,颠倒之人。就是指的他认识的知识不是正确的,就是无有智慧,无有正确的知识。

**【彼云何名为训诲教化?复次,当作是去、不应作是去,作是来、不应作是来。默然作是言说:“当持如是衣、不应持如是衣,应如是入村、不应如是入村。”是谓名为训诲教化】(P238.209.5):**下一段是云何,到底什么是训诲教化?复次,当作是去、不应作是去,作是来、不应作是来。指的就是说这一段世尊引导我们在行为跟语言的方面都是属于戒学,戒学是防护七支,是保护七支清净的,身三、口四。身体的三种,当作便作,什么是当作呢?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行,这是应当要如此防护的。不能妄语,不能两舌、不能恶口、不能绮语,就是当说便说,不当说不说、当作便作,不当作不作,这才是戒律、戒律的学处,这才是我们语言行为的学处。当持如是衣、不应持如是衣,指的就是如来的教诫,使用的资具,包括了安陀会是五衣、郁多罗僧是七衣,僧伽梨是大衣,指的就是主衣,这是三衣,这是衣服、衣被,这是如来的规定,应当保护,不过而无不及,还有水瓶,沥水囊,还有坐禅的坐具尼师毯。在世尊规定的使用的资具,不能越,不能过、还有世尊的规定,先来先坐,后来后坐,不能越次。指的就是先受戒、受岁。受戒以后又按受岁。受岁就是安居,如法安居者受岁。夏安居三月称为一受岁,必须按长老的顺序,称为先来先坐,后来后坐。包括精舍,长老所到就要清楚的如实知道,到底是坐夏、受岁多少次这样来排长老。从长老以上房、中房、下房这样来排。上房指的就是房间光线好,阳光好,舒适都是上尊长老、上比丘、中比丘、下比丘,这是世尊的教诫。包括不管是国王、长者请到家中去应供,也是按顺序,也是按长老的顺序依次而入、依次而坐,这都是如来的教诫。包括饮食、衣被、床卧具、病瘦医药都有明确的教诫,指的就是这一段。包括乞食法,乞食以后获得饮食如何受用,要如法的活命,要威仪具足,时时正念正智,舍心正念正智而住,圣默然,这是如来的训诲,就是如是戒应当学,律仪戒应当持。这是第三段,这是三种如来的教化弟子、培训弟子、引导弟子的方法,用神通、用言教、用戒律。如是教诲。

**【是时,世尊以此三事,教化千比丘。是时,彼比丘受佛教已,千比丘尽成阿罗汉】(P238.209.6):**罗汉。这里就有一千阿罗汉,世尊的僧团是已经成熟。

**【是时,世尊以见千比丘得阿罗汉;尔时,阎浮里地有千阿罗汉及五比丘】(P238.209.6):**这里就是 1255 了。

**【佛为六师】(P238.209.6):**佛是所有阿罗汉的老师,他是无上、是无学。

**【回坐向迦毗罗卫】(P238.209.6):**这时世尊回坐向迦毗罗卫。世尊静坐之时,他打坐的方向就朝着自己故乡。

**【是时,优毗迦叶便作是念:世尊何故向迦毗罗卫坐】(P238.209.6):**迦毗罗卫国是在喜马拉雅山脚。

【是时,优毗迦叶即前长跪,白世尊曰:“不审如来,何故向迦毗罗卫坐耶】(P238.209.7):“不审如来,不知,就是弟子不知如来为何向迦毗罗卫坐耶?”

**【 世 尊 告 曰 : “ 如 来 在 世 间 , 应 行 五 事 。 云 何 为 五 】(P239.209.2):**世尊的回答:“如来在世间,应行五事。就成就了正觉如来佛,有五事必须作,到底是哪五种呢?

一者当转法轮,第一就是要当说法,说正法,教化弟子。这里转法轮指的就是四圣谛法,没有他法。一切的佛法都是四圣谛所摄,四圣谛涵盖了所有的一切法。为何?苦圣谛、集圣谛是世间的因果,是有漏的正见,是有漏的圣知见;灭谛法、道谛法是出世间的因果,出世间就是不迷惑之意,这是无漏的正见,这是无漏的圣知见。苦圣谛、集圣谛是世间法,灭圣谛、道圣谛是出世间法,指的就是世间的因果、出世间的因果都在四圣谛,四圣谛所摄一切法。

**【一者当转法轮】(P239.209.2):**转就是流通、辗转相告,把自己所证悟的涅槃令他人获得,令他人逮得。这就是转,转就是动,流通之意。

**【四者当导凡夫人立菩萨行】(P239.209.2):**第四种应当引导所有的凡夫建立利益他人,不能自私,必须要付出。这是第四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