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明有盗心。

然此一门,实德之人未免。但世盗由心结,不望境之是非。

**故《僧祇》:“寺主好心互用三宝物,是盗,犯重。”谓愚痴犯也。**若比丘作摩摩帝,塔无物,众僧有物,便作是念‘天人所以供养众僧者,皆蒙佛恩,供养佛者便为供养众僧’,即持僧物修治塔者,此摩摩帝得重罪。若塔有物众僧无物,便作是念‘供养僧者,佛亦在其中’,便持塔物供养众僧,摩摩帝用者得重罪。

《四分》亦云:“我说此人愚痴犯重。”理既难知,故具抄示。

《十诵》:“六种盗心:

除出息一种,余并结重。”

《摩得伽》:“三种劫心:

《五分》有四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