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文

**【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若有比丘修行一法,便不能坏败恶趣。一为趣善。一为趣泥洹】(P62.71.3):**晡时,就是下午这个时间段,世尊告诉诸位比丘们:“若有比丘修行一法,便不能坏败恶趣,一为趣善,一为趣泥洹。到底是修行哪一法呢?一为趣善,趣就是向往的意思,向善的意思;一为向涅槃,涅槃就是圣果位,泥洹就是圣果位。

基本这个涅槃这么一个名相,词汇,我们此方是没有的,烦恼彻底消失了,苦是彻底地不生了,彻底地超越轮回了,或者说是彼岸,称为泥洹,就是涅槃之意。

**【云何修行一法,不能坏败恶趣?所谓心无笃信,是谓修此一法不坏败恶趣】(P62.71.3):**到底是修行哪一法,不能坏败恶趣呢?所谓心无笃信,是谓修此一法不坏败恶趣。

**【云何修行一法趣善处者?所谓心行笃信,是谓修此一法得趣善处】(P62.71.3):**云何修行一法趣善处呢?所谓心行笃信,就是无信之人,这里是无信之人是用个什么譬喻?是用倒器来譬喻的,倒器,就像我们装水的这种量器,它的瓶口是倒于地的,瓶口没有向上,它不能盛水、不能受水。无论是任何天上,下雨乃至于是暴雨,乃至于是倾盆大雨,它一滴不受、它不接受,这就是无信之人,这里就是无有笃信,心无有笃信的人。心无笃信,就是没有信,信佛、相信佛,相信法,相信圣众。

无信之人还有一个譬喻,世尊说,信就是手,信为手,就是很健康、很健壮、速度很快、心灵手巧的手,就像入了宝山,就像一座山有很多财宝、有很多宝藏,见了很多的宝藏,可是他无手,无手之人空手而归、空手而还。有手就是有信的人,有信的人、有笃信的人他见着财宝,他可以带回,可以满载而归,这就是见到了佛宝、法宝、僧宝。一个是有笃信的,有笃信之人他可以生天,就是越来越快乐、越来越尊贵。这是倒器,譬喻就是无信之人。

信了之后,有了净信之后,可是还有染器,染器就是器皿,之前装过了污垢,装了很多的污垢还留下来很多的毒性,留下来很多的气味,再装干净之水还是依然有染著,指的就是知见还不正确,有邪知邪见。到底是哪些邪知邪见呢?还没有建立圣知见,还有常乐我净的颠倒,不正确的知见、圣知见,这样就还是染器。什么是漏器呢?漏器就是自己的习惯性太严重了,随意所欲、带欲求断的这种心,就是太有个性,不接受别人管理,自己也没法,也没有能力去管理别人,自以为是,这种就是漏器,他修得佛法,精进,因为习惯性太强容易退失,这叫漏器。

**【云何修行一法得至泥洹?所谓恒专心念,是谓修行此法得至泥洹】(P62.71.3):**好,下边说修此一法得善处,修行一法得至涅槃,所谓恒专心念,恒就是时时、密集相续的意思;专就是专注、专一、纯一、无染无杂的,指的就是专一、恒一;心念,指的是念念于善处、念念于涅槃,是谓修行此法得至泥洹。

**【是故,诸比丘!专精心意,念诸善本】(P62.71.3):**是故,诸比丘,就是所有的诸位弟子们要专精心意念诸善本。何为专精心意?要令我们此心就要在四念处的这些身心方面内观身心,然而,就只是专注当下、正念当下、正知当下,令思想纯净、专一而精进,叫专精心意,就是保持正念的相续、密集。念诸善本,这就是所有的善根。

所有善根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呢?诸恶莫作是戒,增上戒学是初善;众善奉行是定,是中善;自净其意是慧,是无漏、无有烦恼,无漏就是无有烦恼的智慧、无我的智慧、不二的智慧、空慧心的智慧。

什么叫空慧心?空慧心就是般若空性。什么是般若空性?空性是在缘生法上看到的,假如没有缘生法不能谈空性,所以缘起法跟空性不分离,有,要用空来对治,有就是缘起有。内,我们执着,我们把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把它当成了是实有的,所以佛陀谈内空;我们把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又执着是实有,佛陀谈外空;我们又执着于六识,这样就产生了十八界,十八界就是眼界、色界、眼识界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,这三种每一种就有一种六,加起来叫十八界,十八界就是说的内外空。我们对五蕴也执着,执着五蕴是我,我在五蕴当中,佛陀谈大空。我们说这个宇宙,还有这个轮回,是有开始还是有结束呢?这个宇宙是浩瀚的宇宙,是有此还是有彼呢?有没有边呢?所以佛陀谈无际空。所以这个空是对治有的,所以此处从此处空,彼处从彼处空,有处从有处空,无处从无处空,这样世尊才谈的般若空性。所有的空性,就是空慧心般若,就叫一切智、圣根本智,是对治缘生法、是对治有的,不住有也不住空,不在缘起也不在出世间的空性,这二边都不住,这二元对立都超越,远离有、远离无,名为中道,中道称为正见。

最后正见还要超,不住此不住彼也不住中,应无所住才是最圆满的圣知见,叫应无所住。这里念诸善本,就是所有的善的根本,就是大善根,就是无贪无嗔无痴,因为印度话有时候它从辩论学来说,因明学它的语言词组是比较缜密的,比较系统性、精确的,本来在我们中国应当要这么说,什么是善根呢?戒定慧就是善根,戒定慧是善的根本,是所有善的善本、善根、善的根本,在印度它会反着说,无贪无嗔无痴是善根,其实是一样,语言的词组不一样。印度话有时候它就翻译,从翻译我们都要直译,我们就会说“你家乡是哪里的”,用印度话它如果是翻过来,用它的语言来的口吻“你的家乡哪里有”,它就会有语言词组上,它是风土人情也不一样,有时候连计算的时间都不一样,我们中国的初一代表月亮渐渐地就在黑夜里边就感受到有光明了,初二渐渐地十五叫月圆,印度不是这样算的,印度是算十五这个月亮渐渐地在黑暗之中有光明了,十六渐渐地更明,到了三十的时候月圆,印度是这样算的。无论如何怎么样的一个表达,其实都是表达自然界,都是表达法的。这个善本就是所有的戒定慧为善的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