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佛结
正望佛边无盗罪,由佛于物无我所心,无恼害故。但得中品罪,以同非人物摄故。
《十诵》:“盗天神像衣,结中品罪。”《涅槃》亦云:“造立佛寺,用诸华鬘供养,不问辄取,若知、不知,皆犯中品罪。”
望主结
若有守护主者,三宝物边皆结重罪;无守护主,望断施主福边结罪。
故《鼻奈耶》云:“若盗佛塔、声闻塔等幡盖,皆望断本施主福边结罪故。” 《五百问》中:“塔上扫土,净地弃之,不得恶用。”
《摩得勒伽》云:“盗非人庙中物,有守护者犯重。”
《十诵》:“盗佛图物、精舍中供养具,若有守护,计直成犯。”
《善生》中,亦从守塔人得重罪,不望佛边结之。
所以约守物人结者,如“盗人物”中分别
盗供养
必盗而供养无犯。《萨婆多论》“盗佛像”,《十诵》中“偷舍利”,并净心供养。自作念言“彼亦是师,我亦是师”,如是意者,无犯。
《摩得伽》中:“盗佛像、舍利,不满五故,偷兰;满五,犯重。”《萨婆多》云,谓转卖者。“若佛塔中鸟死,及得余物,但供塔用。”余用犯盗。
正盗
法是非情,无我所心。律中结重者,望守护主结也
文云:“时有比丘,盗他经卷,佛言‘计纸墨结重’,佛语无价故。” 《十诵》《摩得伽》《萨婆多》并同,望护主结。《五分》:“盗经者,计纸墨书功,满五犯重。”《摩得伽》云:“偷经物,满五得重,不满犯轻。”
损坏
《五百问》中,“不得口吹经上尘土”,像上准同。“若烧故经,得重罪,如烧父母。不知有罪者,犯轻。